top of page

唐代筆記 vol.2 法王寺二號塔地宮文物及其相關問題 - Tang Notes, The Fawang Temple Treasures.



2021年9月河南公佈了《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登封法王寺地宮赫然在列。早在2011年時,央視的《探索·發現》欄目特地介紹了法王寺地宮的考古發現成果,以及覆蓋其上的眾多謎團。於是,這讓人再度回憶起了這座被人淡忘,歷史地位不遜色於洛陽白馬寺的千年古剎。

法王寺,原名大法王寺,位於登封嵩山之太室山南麓玉柱峰下。相傳法王寺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為敕建寺廟,建造年代僅比中國最早的寺廟白馬寺晚3年。它曾在唐宋時期輝煌一時,成為國內知名古剎,引領中國佛教的傳播。

此後寺廟命運多舛,受天災、戰亂和人為破壞,歷代屢毀屢建。目前我們看到的法王寺,是1987年重建的。但是寺院背後的大法王寺塔群,卻是隋唐原物,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入文保單位後,本世紀初河南文物部門曾對大法王寺塔展開保護性發掘。地下埋藏千年的秘密,就此揭開。

法王寺二号塔地宫

In September 2021, Henan announced the "100 Greates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of the Century", and the Dengfeng Fawangsi Digong was on the list. As early as 2011, CCTV's "Exploration - Discovery" program introduced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results of the Fawangsi Jigong, as well as the many enigmas covering it. As a result, it brought back the memory of this forgotten ancient temple, whose historical status is no less than that of the White Horse Temple in Luoyang.

Fawang Temple, formerly known as Dafawang Temple, is located in Dengfeng Songshan Mountain, at the southern foot of Mt. According to legend, Fawang Temple was built in the 14th year of Emperor Mingdi's Yongping reign (71 A.D.) as an imperial edict temple, only three years later than China's earliest temple, the White Horse Temple.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temple was a famous temple in China, leading the spread of Buddhism in China.

Since then, the temple has had a mixed fate, suffering from natural disasters, wars and human damage, and has been destroyed and rebuilt many times over the generations. The present Dharma King Temple was rebuilt in 1987. However, the Dafa Wangsi Pagoda behind the temple, which is original to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has been listed as one of the fifth batch of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After it was listed as a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unit, the Henan cultural relics department launched a protective excavation of the Dafawangsi Pagoda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The secrets buried undergroun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ere revealed.



地宫打开时,里面的木制结构虽已腐烂坍塌,但内部的大多数文物依然保存完好。最让考古队员惊讶的,是在地宫内竟然有一唐代高僧的包骨坐化像;发现时已经有些残破,但依然能分辨出人形轮廓和彩绘袈裟。他双手叠压在胸前,呈趺坐状。这是河南省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处真身坐化像,也表明这是一座纪念高僧功德的塔。


在包骨像周围,还发现了鎏金铜炉、铜净瓶、漆钵等众多佛教圣物;其中有二十多件被评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占此地出土文物的90%以上,这种情况在考古界相当罕见。

When the underground palace was opened, the wooden structure inside had rotted and collapsed, but most of the artifacts inside were still well preserved. The most archaeologists were surprised that there was a Tang Dynasty monk's skeleton sitting in the underground palace; it was found to have been a bit broken, but the outline of the human figure and the colorful robes could still be distinguished. His hands folded in front of his chest, sitting in the instep. This is the only human seated statue found in Henan Province, which also indicates that this is a pagoda commemorating the merits of the monk.


Around the statue, also found a gilt copper furnace, copper vase, lacquer bowl and many other Buddhist sacred relics; of which more than twenty were rated as the national level of precious cultural relic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90% of the relics unearthed here, a situation quite rare in the archaeological world.


唐代 鎏金铜香炉

高38、径46.3 厘米

登封市法王寺2 号塔地宫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这些文物中最让人震惊的发现就是一件做工极细致的“人首鸟身”玉石盒,原来叫作迦陵频伽盒(飞天舍利盒),是供奉佛舍利的玉棺.发现时位于包骨像正前方,为标准唐代工艺。


而按照过去的入葬仪制,只有皇宫贵族和至高无上的佛才有资格供奉迦陵频伽盒,通常高僧是没有资格的。考古人员猜想唐代会昌灭佛运动时,僧人为保护佛教圣物将其藏进佛塔地宫;关闭地宫之际,一位年迈高僧愿意舍身涅槃,守护这些圣物,成为我们看到的这尊包骨像。


The most shocking discovery of these artifacts is an extremely detailed workmanship "human head and bird body" jade box, originally called Caring Pi Jia box (flying relics box), is a jade coffin enshrining the Buddha's relics. Discovered when located in front of the bone statue, for the standard Tang Dynasty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past burial rituals, only the nobles of the palace and the supreme Buddha are eligible to enshrine the Jaling Pijia box, usually the monks are not eligible. Archaeologists guess that the Tang Dynasty Huichang extermination movement, monks to protect the Buddhist sacred objects into the pagoda hidden palace; closed the palace, an elderly monk willing to give up his body nirvana, guarding these sacred objects, therefore become the stature we see today.


迦陵频伽盒


考古人员通过墓碑落款上的“圆仁”和“天如”,猜想坐化高僧的身份;但始终未找到实证,成了一桩历史悬案。天如是谁?大家一无所知。


有学者遍查佛教典籍,发现唐代高僧中叫圆仁的只有来自日本遣唐使的圆仁法师。对高僧圆仁有研究的日本学者,认为圆仁法师从长安在回日本之前,经过法王寺时,参与了这场转移圣物行动。这一猜想,也吸引了日本宗教界人士,慕名来到法王寺拜谒交流。


Archaeologists through the tombstone inscription on the "Yuan Ren" and "Tianru", guessing the identity of the seated monks; but never found evidence, became a historical mystery. Who is Tianru? We do not know anything.


Some scholars have searched the Buddhist texts and found that the only monk in the Tang Dynasty who was called Yuan Ren was the Yuan Ren Venerable Master who came from the Japanese ambassador to Tang Dynasty. Japanese scholars who have studied the monk Yuan Ren, think that the Venerable Master Yuan Ren from Chang'an before returning to Japan, passing through the temple of Fawang, involved in this transfer of sacred objects action. This theory has since attraced some religious groups in Japan to visit the temple.


唐 白瓷长颈瓶

高24.4、口径6.6、底径7.4厘米

登封市法王寺2号塔地宫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净瓶的梵语是Kalasa,在古印度的传统中是储水的容器,为比丘十八物之一,是佛教仪轨中的法器盛水供饮用或洗濯,又称水瓶或澡瓶。净瓶分两种器型,一种是管状细长颈肩部带短流嘴的军持,一种是敞口、长束颈、圈足,卵圆形腹或圆鼓腹的长颈瓶,也称为单口净瓶。在一些壁画上面我们也会看到单口净瓶用以插花供佛,作为花器使用。我们从安阳北齐骠骑大将军范粹墓(575年)、隋代杨坚的孙女丰宁公主墓(610年)出土的两只净瓶也可看出此类器物造型在北魏隋初已经开始流行,同时也应属于贵族使用的高等级器物。



唐 黑漆陶钵

高4 ~ 12、口径11 ~ 20.8厘米

登封市法王寺2号塔地宫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钵的梵语是Patra,是比丘六物(三衣、钵、坐具、漉水囊)之一,又称钵多罗、波多罗、钵和兰等,意译应器、应量器。即指比丘所用的食具,由于比丘持钵以应受他人的饮食,故钵亦称应器。钵的材质有陶、瓷、金、银、铜等不同材质,大都出自佛教寺庙地宫。大法王寺二号塔地宫的这5件黑漆陶钵出土时是放置在供物坛之上,应该是作为供养舍利之物。与之相似的有唐武则天时期所营造的皇家寺院庆山寺地宫及禅宗六祖惠能弟子高僧神会墓(唐代宝应寺遗址)出土的黑钵。


庆山寺地宫出土 现藏陕西临潼博物馆


玻璃容器内是佛骨舍利,上面是供奉舍利的迦陵频伽玉盒,这是至今我国出土的唯一有记载的佛牙舍利


唐 鎏金铜香炉

高38、径46.3厘米

登封市法王寺2号塔地宫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黑釉执壶 唐代

高23.3、腹径22.5 厘米

登封市法王寺2 号塔地宫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唐 白瓷双耳壶

高18.4、口径11厘米

登封市法王寺2号塔地宫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唐 白瓷盖盒

高6、口径15、腹径16厘米

登封市法王寺2号塔地宫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唐 白瓷罐

高14.4、口径8.6、底径7.8厘米

登封市法王寺2号塔地宫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唐 白瓷碗

高6、口径18、底径8厘米

登封市法王寺2号塔地宫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


法王寺歷史背景

1909-1910年 日本学者关野贞路过考察

1936年 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等学者考察

1957年 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考察嵩山少林寺等古建筑。寺院败落萧条

1962年 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法王寺唐塔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 同济大学路秉杰,郭允考察嵩山嵩岳寺塔

1987年后 释延佛入主法王寺,募子资6000余万元,重建了山门、厢房,新建了金刚殿、西方圣人殿、藏经阁及两侧钟鼓楼,使法王寺建筑有了巨大变化,成为一座拥有七进院落的宏大寺院

1995年 路秉杰等率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92级大学生、研究生一百余人进行嵩山传统建筑测绘实习

2001年 国务院公布法王寺唐塔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王寺一号塔


法王寺二号塔地宫及其相关问题


法王寺位于登封太室山南麓。据明代傅梅《嵩书》记载:汉明帝永平十四年创建,魏明帝表龙二年更名护国寺,晋惠帝永康元年名法华,隋文帝仁寿二年创建舍利塔,又名舍利寺。唐太宗贞观三年名功德寺。玄宗开元十八年更名御容寺,代宗大历元年重修,又更名文殊师利广德法王寺。五代后唐分为五院,宋初五院合居,仁宗庆历八年赐名嵩山大法王寺。


法王寺后玉柱峰下为法王寺塔群。塔群共有六座塔,其中唐代塔四座,元代塔一座,清代塔一座。2000年3~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二号塔地宫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大批文物,笔者现对二号塔地宫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二号塔及地宫的基本情况

法王寺二号塔是单层单檐亭阁式方形砖塔,西南距一号塔38米。塔高14.05米,塔身方形单边长4.35米,高6.2米。下有基座高0.5米。塔檐高2.25米,下檐有21层叠涩,檐上有14层叠涩。檐上为塔刹,高5.35米,塔刹基座为砖砌须弥座,座上四角及中部石雕蕉叶,基座上置覆钵,覆钵上一圈石雕葵瓣,上为石雕蕉叶,蕉叶上为卷云花瓣,再上为三层仰莲,仰莲上为卷云轮盘,上置石雕宝瓶。塔身南部砌券形塔门,门宽1.5米,高2.3米,内为单边长1.54米的塔心室。砖砌地宫位于塔基中心下部,呈方形,单边长2.45米,四角攒尖顶,通高2.55米。地宫内北部有须弥座式禅床,高0.26米,南北宽1.50米。地宫南部为砖砌甬道,甬道长2.35米,有三道封门墙,前后两道为砖砌人字形封堵,中间一层为线刻石板,石板刻假门,门两侧刻对立两侍女,一人手持净瓶,另一人持长柄手炉,周围饰荷花、花草等,半圆形门楣上饰海石榴等。甬道南为宫门,高2.60米,宽2米,中部券门高1.65米,宽1.40米。门南部接踏道,踏道口距地表0.60~1米,长4.30米,宽1.40米。


地宫内禅床上有一泥塑高僧真身坐化像,坐化像上部坍塌残损。像的前部摆一案,已经腐掉,木件散于禅床。案之右侧摆放白釉双系罐、黑釉注子、白釉细颈瓶、陶砚、铜执壶、铜净瓶、黑釉钵、迦陵频伽盒等。禅床前也有一腐掉的案子,木质结构散座周围,前部有秩序地摆放供品,正前放列一铜制镏金香炉,盖部滑脱于旁边,疑为木案坍塌将盖推掉,铜炉的右侧一倾翻的黑钵应是从案上落下,案之右前摆有黑钵、白釉罐,两侧呈对称各摆两白釉盒和一白釉碗。地上散落铜箸、铜匙等并有四枚铜币,加上踏道填土内出土的16枚铜币,共有30枚“开元通宝”铜币。[1]

法王寺二号塔

二号塔塔刹


二 关于二号塔时代问题

法王寺塔群共有6座塔,其中一至四号塔从形制看应为唐和五代塔,但塔铭均被毁,其余两座分别为元代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塔和清代康熙二十九年(1691年)塔,此两塔均有塔铭。看来塔铭被毁时间应在元代以前。四座唐塔中一号塔为十五层叠涩密檐式方形砖塔,塔高35.16米,形制与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10年)的小雁塔和周至县的八云塔、陕西洋县建于唐开元元年(713年)的开明寺塔形制相近,应为初唐所建。其余三座唐塔均为单层单檐亭阁式砖塔。这种形制的有铭砖塔见表1所示。


表1


续表


从上述唐代有铭同类塔举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初唐至晚唐、五代亭阁式塔的演变呈现以下趋势;塔身宽高之比越来越大,初唐塔身大于1∶1,法如塔达到1∶2,显得瘦高,天宝以后变为1∶1,显得方正饱满,晚唐之后逐渐变矮至五代行钧塔变成1∶0.5。塔檐叠涩前期较少,出檐较短,中晚期叠涩较多,出檐较深远,晚期至五代出檐变少。塔刹刹顶在公元9世纪之前基本为宝珠,之后开始出现宝瓶形刹顶。


二号塔塔身宽4.35米,高为6.2米,宽高之比例约为1∶1.4,其出檐深远达21层叠涩,且呈反弧形状与同光塔较为接近,变其刹顶部分为宝瓶,这种顶从纪年唐塔来看出现较晚应为晚唐风格。综合考察三塔会发现三号塔、四号塔均带有高台基座,其中三号塔截身宽高之比为1∶0.43,出檐14层,上为宝瓶顶,四号塔宽高之比约为1∶0.5,出檐较短虽有残缺但不过十层,上为宝珠顶。从三塔塔身塔檐分析,二号塔应为盛唐至中唐,三号塔与四号塔较晚应为晚唐,特别是四号塔与行钧禅师塔接近,可能晚到五代时期。有趣的是三塔塔形虽有区别,但刹顶宝瓶相同。关于刹顶结构,盛唐以前多为圆形宝珠,至建于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泛舟禅师塔于圆形宝珠上出乳状尖,建于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山西平顺明惠大师塔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宝瓶结构。因此宝瓶式刹顶应是唐代较晚的形制。考察二号塔刹顶石质有深浅两种,而卷云轮盘和宝瓶同其他部位石质有别,而形制与四号塔相同,怀疑是后来所制。


据清代席书锦撰《嵩岳游记》记载:开封人常茂徕任登封教谕,咸丰时同会善寺僧智永游法王寺,“于垣外得僧塔残石,如破磬……有大历年三字”。后来带回做砚。这件事告诉我们法王寺塔中由唐大历年或其后所造。少林寺同光禅师塔建于大历六年(公元771年),而法王寺无铭塔中一号舍利塔明显为初唐所建与大历年无关,其余三塔与同光塔最为接近的是二号塔,所以二号塔所建年代很可能在大历年间。


法王寺三号塔


三 关于二号塔地宫封闭时代

考察中国古代塔与地宫的时代关系,往往是先建塔后封地宫,比如陕西周至县仙游寺法王塔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但是地宫则建于唐开元年间。[2]再如法门寺高宗之前存放舍利为放于石函,埋于塔下,至高宗时才修石室地宫,之后多次开启迎奉,至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最后一次封闭。[3]而河北正定舍利寺塔地宫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五年至十二年(公元940~947年)。但是地宫内发现有宋金时期的三彩炉,证明此地宫后代也被开启过。[4]


关于二号塔地宫的封闭年代。出土物中有一陶砚,砚上有一墨碇,上有印文:“天宝二年绛县上光墨”。地宫内和填土中还有30枚“开元通宝”钱,其中有“武德开元”钱20枚,“月痕开元”钱10枚,武德开元钱主要流行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至玄宗开元时期,考古资料最晚到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月痕开元”钱主要流行于从玄宗天宝至文宗开成百余年间,考古资料中最晚到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偃师杏园韦河墓。武宗开始铸“会昌开元”钱。[5]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一种货币停铸之后会继续流通一段时间,但从上述“武德开元”较“月痕开元”多的现象,我们可以判断二号塔地宫封闭时间或在月痕开元开始流通不久。这些都能与地宫内发现的墨碇铭文和清代发现的刻有“大历”年号的残石相对应。


四 甬道内线刻石板的年代

甬道内的线刻石板刻画了两个侍女相对而立,两人头部均梳双髻。左边一人着圆领宽袖男装,右一人着交领右衽袍。女着男装的习俗起于唐玄宗开元以后。《唐书·舆服志》:“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俄又露髻驰骋,或有着丈夫衣服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但是葬于神龙二年(公元700年)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中就出现了着男装的仕女,公元705年与其丈夫合葬于乾陵东南的永泰公主墓中出土的石椁线画中也出现了女着男装的形象,看来此风在武周时已经出现。此两例男装袖口皆为窄袖,而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后一骑马侍女着男装,袖口出现宽袖,张萱创作此画的时间应为玄宗开元、天宝时期(公元713~756年)。安阳唐赵逸公与夫人合葬墓,是赵逸公死后29年,即唐文宗太和三年(公元829年),其子赵文雅为其与夫人建造的,壁画中的男装侍女同样为宽袖。[6]开造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时敦煌藏经洞持杖供养女子服装也为宽袖男装。完成于晚唐的《宫乐图》中侍女形象也着宽袖男装。藏经洞所绘男装侍女衣服下摆较长,而《虢国夫人游春图》与宫乐图中的形象与二号墓侍女更为接近。所以二号塔地宫封门石板的年代也在开元、开宝之后。


法王寺四号塔


五 地宫出土铜器的性质与年代

原发掘简报记地宫中共出土有7件铜器,分别为:铜镏金炉一件、铜执壶一件、铜净瓶一件、铜鍑一件、铜匙一件、铜箸一双。除铜净瓶属宗教法器,镏金铜炉为熏炉外,其余应为一套茶具。



铜净瓶盖为长管覆钵式,瓶身侈口,细长颈,垂腹,最大腹径靠上部,圈足外撇,葫芦形短流,上有盖与流相连。这种形制的净瓶同葬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的洛阳神会墓中出土的净瓶[7]和唐中期的河北晋县唐墓中[8]所出相同,其时代应为中唐时期。


目前发现的唐代铜薰炉数量较少,很难断代。圈足壶门薰炉目前发现主要有法门寺地宫、浙江宁波天封寺、江苏镇江丁卯桥。以上所出均为公元9世纪以后,但是从形制演变看有从低矮向细高发展的趋势[9]。二号塔地宫薰炉较上述几例都低矮,所以年代应早于上述几例。



铜鍑、铜箸、铜匙、铜壶皆应为茶具。鍑为煮茶器具,《茶经》曰:鍑“脐长则沸中,沸中则末易扬,末易扬则其味淳也”。箸也称“火荚”,用来给风炉添加炭火。铜匙,在这里应称“铜则”,是用来度量茶叶的用具,《茶经》云:“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故云则也。”


关于二号塔地宫中出土的铜壶的用途,在唐代有两种,一是作为酒壶、二是作为茶壶。很明显,和尚所用应非酒壶,而是茶壶。据唐代李匡乂《资暇集》载:“注子偏提”:“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所以丞相高公有斟酌之誉。……稍用注子……大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元和之前饮酒不用壶。文宗大和九年(公元735年)改形的酒壶类似当时的“茗瓶”。所谓“茗瓶”应是饮茶用的壶。看来在此之前类似我们所称的“注子”的器具主要用法是饮茶。唐代苏廙著《十六汤品》载:“茶瓶用瓦,如乘折脚骏登高。”《十六汤品》文中多次将饮茶之壶称瓶,且饮具载有金、银、铜、铁、石、瓷等质地。古人饮茶用三法,曰:煮茶、痷茶、点茶。煮茶法系用鍑煮茶,三沸后舀到碗里喝;痷茶法是将茶末放入缶中用开水冲灌,然后舀到碗里喝;点茶法是将沸水注入茶瓶,将茶末放入茶盏,再从茶瓶向茶盏注入沸水。由此得知茶瓶是一注水用具。从目前出土资料来看,唐前期的注壶口大流短,到后期演变为口小流长,这种变化与元和后饮酒开始用注子有关。因为从壶中注水冲茶需要保持温度,所以流应粗短,而注酒则不需要如此。二号塔地宫中壶的形状属于短流,应为茶具。根据墓葬出土唐代注壶形制,此壶最大腹径在中部靠上,短流偏长,应为中唐偏后。


综合以上所述:法王寺二号塔无论是塔体、地宫,还是地宫内出土文物,其时代都指向了开元、天宝以后的中唐时期。根据清人所获有“大历”年号的塔石一事,笔者认为二号塔和其地宫年代应在大历年(公元766~799年)前后。



[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登封市法王寺二号塔地宫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3年 第2期。

[2] 刘瑞:《法王塔地宫发现的重大意义》,《西北大学学报》 1999年 第1期。

[3] 韩金科、王焯:《法门寺唐塔地宫及中国舍利瘗埋制度》,《文博》1993年第4期。

[4] 樊瑞乎、郭玲娣:《河北正定舍利寺塔基地宫清理简报》,《文物》1999年 第4期。

[5] 徐殿魁:《唐代开元通宝的主要品类和分期》,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钱币》 1992年第3期。

[6] 《中原文化大典》,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7]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唐神会和尚塔塔基清理》,《文物》1992年第3期。

[8] 石家庄地区文物研究所:《河北晋县唐墓》,《考古》1985年第2期。

[9] 冉万里:《唐代金属香炉研究》《文博》2000年第2期。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