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嘉德筆記 vol.7 三件高溢價的文房:紫檀狩獵筆筒500萬、紫檀胡人香盒345萬、唐英筆筒149.5萬成交 - Guardian Notes, Popular Literati's Pieces.



Lot 1157 明 紫檀嵌银丝高浮雕胡人狩猎图笔筒


RMB:5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5,577,500


剛開沒多久,直接叫到200萬,210、220萬場內,文房火爆啊。


中區230萬接力。260萬準備落槌,接著270,然後馬上跟280,290萬場內客人


300萬回到電話,310場內繼續對抗。340萬。。。350萬~~~


一直衝到400,然後5萬階梯上。475萬正以為可以下,480萬、485萬。。。


終於落槌,1058號,現場鼓掌。


明代文人雅士对文房用具非常的讲究,除了被称为文房四宝的纸、笔、墨、砚外,案头上还有盛笔的笔筒、阅览收卷用的压尺、盛载朱砂的印泥盒,和焚香用的香具等用品。这些用具除了实用之外,亦讲求艺术性。


此笔筒选料精良,以名贵紫檀镌制,缜密而沈甸,凝重而气派,丝丝的牛毛纹传递优质的紫檀机理。皮壳包浆浓厚,黑里透红,煞是喜人。其工艺精美、打磨细致,整体做法属典型的明代做法,毫不走样。



笔筒平口以银丝嵌连绵不断回纹一周,较常见回纹繁复、精细、工整,且银丝粗细并施,对比鲜明;口沿起平整的宽边,不同于清初常见的细线,并阴刻菱花锦地,上浮雕杂宝、花蝶、团鹤等纹饰,精致入微。


其底座做工讲究,上起台阶,下系三足,与筒壁整挖而成,即所谓“一木连座”做法之一种,而非像多数明代笔筒那样,分别做好后再插入而成一体。除此之外,底座一周阴刻云雷纹为底纹,繁密整齐,上浮雕兽面饕餮纹,纹饰凶悍狰狞,器宇轩昂,充满皇家御用器具的风尚,此种纹饰罕见于木器制作。检索公私收藏,如本品底座工艺、纹饰者鳞毛凤角,尤其是底座纹饰方面,在同类明代紫檀笔筒上可谓首次所见,精彩之处可见一斑。


其筒底亦为大底,以一块整料紫檀木嵌入底座。筒内系掏空法制成,不同于后来惯用的旋制法,虽经打磨,仍可见工具遗留的竖茬痕迹。值得一题的是,常见笔筒底部多为光素,不做修饰,本品则反其道而为之,平坦底面以银丝嵌出两条矫健衔芝螭龙相望盘旋,矫健有力,昂首翘尾,凶猛飘逸,颇为传神。同类纹饰可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晚期紫檀木雕云龙纹长方盒(详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竹木牙角雕刻》,商务印书馆,页25,编号24),四周所雕螭龙造型与本品底部螭龙较为相似,可以与此件笔筒在纹饰和年代上相互印证,可资比较。


筒身外壁采用高浮雕和镂雕等技法,通景雕刻胡人狩猎题材纹饰,宛若一幅书画长卷,峭壁嶙峋叠嶂,巨岩突兀,丛林茂盛,远、近、高、低,层次分明。以山石、桥梁、树丛等背景分隔出多个场面,每个场景中均可见少数民族扮相的骑手,胯下战马身姿矫健,鬃毛浓密整齐,作奔腾驰骋状,马身鬃毛装饰、马鞍、马镫皆刻画精细,纤毫毕现;猎手或执叉追赶,或引弓待射,神情严肃,对猎物志在必得,结合其空中奔逃的鸟雀等猎物,令整个画面显得极具生机和韵动之感,把紧张而兴奋的狩猎氛围营造得极具现场感。


此件笔筒采用胡人狩猎的主题,为目前所见同类笔筒题材中首次出现,珍罕之至。其人物刻画形象生动,极富生气,且动静相宜,布局舒展,突出刻画边疆游牧民族“勇悍,善骑射”的特点,以高超的制作技艺引领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形神皆备,妙入神品。


观本品细节,值得注意的是:此笔筒高浮雕胡人狩猎图,口沿浮雕的团鹤、花鸟、杂宝纹,口部和筒底分别镶嵌银丝装饰的回纹及双螭龙衔芝纹,均极为不俗,雕镂嵌空,宛如图画,如此高超的工艺集于一身,信必是高手所为。


晚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如雕百宝嵌紫檀等器,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相传除周翥之外,无人能制此类精工器物。天一阁藏刊印于崇祯年间的《崇祯吴县志》卷五十三〈人物·工技〉“周治”载:周治,嘉靖中人。工为诗歌,精于雕镂嵌空,所作人物、花鸟,老梅古干,玲珑奇巧,宛如图画。


周翥的声誉之高、作品珍贵价昂,在晚明时已犹如今日的名牌精品,蔚为风尚,这可由王世贞(1526-1590)《觚不觚录》的记载获得证实:今吾吴中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朱碧山之治银,赵良璧之治锡,马勋治扇,周治治商(镶)嵌,及歙吕爱山治金,王小溪治玛瑙,蒋抱云治铜,皆比常价再倍,而其人至有与缙绅坐者。近闻此好流入宫掖,其势尚未已也。


王世贞此文,原是有感于社会风尚的变化而发出感叹,却同时记录下“周制”等工艺精品皆比常价再倍、炙手可热的程度。可见当时像周翥这样以技艺搏名致富的名匠们,已经名动公卿,并与缙绅并坐抗礼;他们制作的工艺品在当时已成为奢侈消费的指标,为晚明新兴的商贾富绅所好,更为达官显宦以及宫廷、皇室所尚,甚至被引进宫廷,成为御用品。


周翥其人生平或隐没不显,然而所谓的“周制”风格尚可藉由部分传世品来加以追溯与勾勒。极为幸运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带有周翥款的百宝嵌砚盒,盒内置宣德款歙砚,应为明清宫廷旧藏,是传世极少数有名款的“周制”作品。不但可以作为我们追索周制风格的指标,更可能是上述王世贞所记载,周制作品为明代宫廷所尚,作为御用品的唯一物证。


翻阅公私收藏,同类紫檀笔筒,可参考一近例,王世襄先生旧藏“鱼龙海兽紫檀笔筒”,同样定年为明代,且为周制,曾售于中国嘉德,2003年11月26日,拍品编号1136,以RMB 2,090,000成交。二者年代、风格、工艺等方面相似,纹饰不同,各有千秋,但口、底座及外底纹饰方面,本品更为精彩。再有,省吾庐珍藏一例“明嘉靖 紫檀学士游春图笔筒”,曾售于北京保利,2007年12月2日,拍品编号1700,以RMB 1,568,000成交。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唯口、底细节之处不如本品处理的精细特殊,可做比较。


同类周翥风格胡人狩猎图器物,可见两例,同属水松石山房珍藏,一件明嘉靖紫檀嵌百宝嵌狩猎图盖盒,一件明代剔红雕蒙人狩猎图盖盒,曾售于香港苏富比,2010年10月8日,拍品编号2192和2213,二者均定年为明,传周翥制,除器型、功能不同外,纹饰相似,可做参考。


综上所述可知,此件紫檀嵌银丝胡人狩猎图笔筒具有鲜明的周制风格,其特色也正印证了“周制”于百宝镶嵌之外的“雕镂嵌空”雕刻功力,正是“周制”镶嵌绝技精要之所在。


我们可推测,此笔筒极有可能为当时达官显宦请周翥所订制之器,亦或为进贡明代宫廷的御用品,而且为目前公私收藏及拍卖市场上所见同类器物中,较为特殊的一例,可谓珍罕之至。这或许就是“周制”能不同于一味追求华丽炫目的流俗,得以从晚明激烈的工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宫廷、权宦商贾与文人雅士的青睐,又始终维持不坠声誉的主要原因。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竹木牙角雕刻》,商务印书馆,页25,编号24;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竹木牙角雕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7、18、22、24、26和50号


LOT 1156 明 紫檀嵌百宝胡人骑马图香盒

RMB:150,000-250,000

成交价: RMB 3,450,000


直接到200多萬還在爭奪,255萬,場內繼續爭奪出260萬。


正要落槌,265萬跟上了,270萬安靜的加價。


275剛跟上,馬上跟280萬,這個時候就是看買家的心理素質了。


285萬、馬上跟295萬。。。第二位買家用了一種不差錢的速度,突然兩人都加速了。


300萬,又停下來了,落槌了,祝賀1058號買家。


年代 明

尺寸 D: 8.7 cm (3 3/8 in.)

收藏印文:秋蘅池馆欣赏


来源:

国有文物公司旧藏



此香盒以名贵紫檀木为材精制而成,包浆均润,沉郁凝厚,紫檀木之牛毛状纹理丝丝密密,极为悦目。整体一木整挖,呈扁圆形,造型饱满周正,端庄素雅,使人望之便觉典雅直至。盒盖微拱起,边缘相交处起灯草线,盒身口沿一圈打凹,器身直壁向下渐收,底承外撇圈足,足沿起线。香盒唇边子母口严丝合缝,口沿起较宽的皮条线,其上采用错银丝工艺饰精密回纹,连绵不断。盖面上以螺钿、玛瑙、青金石、大漆等各种杂宝镶嵌胡人骑马图,胡人形象粗犷,眼若铜铃,双目圆瞪,阔鼻直口,面部宽厚,人物短髪,须髯卷曲,耳饰单环式圆形耳环;身着胡服,跨骑战马,脚踏长靴踩蹬,回首相望,双手握弓,欲鞘中取箭,搭箭拉弦,动感十足,予人感受激烈紧张之情景。坐下战马佩鞍鞯,挂璎珞,身形健壮,威风而立,似乎只要主人的一声令下,即可一跃而起,驰骋沙场,妙趣横生。胡人五官、衣纹、马饰等细部雕刻细致入微,一丝不苟,为典型西域少数民族相貌及装扮。


胡人形象入工艺品装饰始于唐而盛于唐,其后减少,如唐三彩塑之“胡人骑马”,“胡人骑骆驼”,“胡人洗象”者,也多有存世。及至明代中晚期,随着中西贸易往来的覆苏,工艺品中又开始出现胡人形象。


此盒构图情景生动,层次分明,工匠以其精湛的工艺,巧妙地构思展现了一幅胡人骑射的场面。整体端正古雅,规整秀丽,素为难求,其镶工美轮美奂,风格绝似出自明代工艺大师周翥之手。周翥,明嘉靖年间江苏人,生卒不详,以其百宝嵌闻名。周翥之镶嵌工艺极为繁复,层迭错落,营造三维视效,又缀以金、银等贵重金属,屡创层次丰富之佳品。后人之作,纵清代盛世所出,论嵌料繁细亦鲜有出其右者,遵奉其独步工艺门派为“周制”。


值得注意的是:从香盒内外壁贴满的各种国有文物商店库出标签及编号可知,此香盒来源清晰,一目了然。其中盒底中心一“秋蘅池馆欣赏”鉴藏印颇为引人注目。“秋蘅池馆”即清末民初实业家、名绅王锡荣的字号。王锡荣(1872—1936),字芗泉,一字湘泉,号秋蘅池馆主人,钱塘(杭州)人。自少经商,首创浙江典业银行、浙江储蓄银行(浙江商业储蓄银行),历任杭州商务局总办、杭州商会会长、全浙典业公会会长、国会议员,并曾兼任官办浙江地方银行理事长、监察人等职。雅好书画,富收藏。


由此可知,此盒传承有序、真实可靠,为清末民初实业家王锡荣旧藏,后藏于国有文物商店并售出,其所蕴藏的名家系统收藏的脉络,传承递藏之趣,让藏品本身增添了更加生动的故事。

此件香盒选材之佳美,错银之细作,百宝之奢材,使之于朴茂清幽中揉以华丽雍容之姿,而现灵秀雅致之貌,富贵祥和之态,且来源清晰,传承有序,可观摩可细究,是一件极具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



清乾隆 唐英制青釉墨彩四体诗文小笔筒


RMB:150,000-250,000

成交价: RMB 3,450,000


戴克成(Christian Deydier)家族旧藏,购自于2000年前


競爭激烈,拍賣前增加傳承為戴克成家族舊藏。


估價僅為15萬-25萬。


5萬階梯,電話委託到125萬,130萬回到場內,1246號買到。


著录:


《近四十年所见公私典藏唐英私物选粹汇编》,唐英学社,《景德镇陶瓷》,2022年第2期(总第198期),第41页,图19;



展览:


《榷陶使者——唐英纪念特展》,景德镇唐英学社,2017年10月18日-11月18日,编号7



楷书:善谎必假于真,善谀必假于诤,善贪必假于廉,善深必假于浅。钤印:片玉、陶、榷;


篆书:轻信人不必多疑,而多疑人每易轻信。钤印:翰墨;


隶书:人有甚耻我贵养之如补漏船一点破则崩决矣。钤印:陶、榷;


行书:狮子捉兔如捉象是以捉象如捉兔。蜗寄居士制。钤印:古柏、陶、榷


本品直口,筒腹,圈足。内外施青釉,釉面光润素洁,色如梅子。通体以矾红墨彩装饰篆、隶、行、楷四体诗文,沿笔筒周身呈上下错落布置。诗文布局严谨,章法得体,又以矾红钤印,仿若四幅书法小品,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检索文献可知,此四首诗文选自清初江西著名文人魏禧《日录里言》及魏际端《偶书》中的修身处事箴言。魏禧与兄际端、弟礼皆以文章称世,时人号“宁都三魏”。康熙年间,兄弟三人与好友等九人创立易学堂,人称“易堂九子”,名噪一时。唐英督陶江西期间,以魏氏诗词作为瓷器装饰,或有尊崇和仰慕地方先贤之意。


唐英(1682-1756),字俊公,号蜗居老人、陶成居士,堂号陶成堂,沈阳人,汉军正白旗。自雍正六年(1728年)佐理窑务,先后榷窑二十余年,是御窑厂历史上督窑时间最长、成就最高的督陶官,督陶所制,史称“唐窑”。唐英极富艺术才华,同僚文渊阁大学士高斌在《陶人心语》序言中云“唐俊公先生自少我与予同侍内廷,长予一岁,顾先生之书画,法皆臻绝妙,又能诗善属文,才情掞发,声望卓然。”此墨彩诗文笔筒融汇唐英的制瓷技术与书法功力于一体,成为唐窑最具特色的艺术典范,彰显出浓郁的文人气息。


唐英可谓清代督陶官中颇为罕见的全能型人才,不仅制陶技艺精湛,而且诗词书画无一不通。仅书法一项,四体兼善,传世所见有多幅翰墨流传于世。如故宫博物院所藏唐英《临乙瑛碑》轴中隶书书体及《唐英杂画卷》中行书题识与本品书写风格颇似,可资比较。此外,唐英督陶期间,其不仅喜爱纸帛上挥毫,更擅长在瓷器上以书法做装饰,并落“陶铸”、“陶成堂”、“蜗寄居士”等款识。此类中最为瞩目者,当属一类题写诗文者,所选诗文多为先贤名篇,书法亦颇见功力,文雅别致,书卷气息浓郁。当属唐英制器中最具个人特色,艺术价值及研究价值最为高远一类,本品即属此类。


检索公私馆藏及市场流通资料,可知此类唐英所制诗文书法笔筒,尚见白地墨彩篆书笔筒、白地墨彩行书笔筒、仿官釉墨彩行书笔筒、仿石纹釉墨彩行书笔筒、青花釉里红隶书笔筒等,足见唐英本人对于瓷器书法装饰的喜爱。值得关注的是,以四体书法装饰的青釉墨彩笔筒目前仅见本品及故宫博物馆所藏青釉墨彩四体书四方笔筒,故宫所藏底款为“甄陶雅玩”,当为唐英自用之器,其在唐英本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本品亦然。


笔筒虽小,可鉴人文。诚如本品所具诗文书法,神采奕奕,行笔遒劲洒脱,为唐英文人本性最具说服力的明证。同时也折射出陶成居士唐英过人的艺术造诣和清逸脱俗的审美品位。颇值关注。


拍卖场次玲珑

拍卖时间2024-05-12 19:30:00

拍卖地点嘉德艺术中心


Comments


bottom of page